• 小暑节气中医养生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小暑节气有三候,一候“温风至”,是指小暑节气到来时,炎热的风也随之而来。二候“蟋蟀居宇”,小暑时,水和地面的温度受气候影响而逐渐增高,就连蟋蟀也都到庭院中潮湿的角落里避暑。三候“鹰始鸷”,凶猛的老鹰也开始飞得高高的离开炎热的地面。1平心静气以养心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

    2018-07-06 凤仙透骨草 1314

  • 小满有多满,人心有多深

    《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今天是24节气中的“小满”,标志着炎热夏季正式到来。从气候上讲,小满象征着潮湿、闷热天气逐渐开始。小满民间有食苦菜等风俗,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已被人们渐渐淡忘。此外,小满节气之后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百草堂国医馆专家提醒大家,【小满】应有“未病先防”的养生

    2018-05-20 bctadmin 1415

  • 立夏后养生

    导读: 立夏节气刚过,天气逐渐炎热,万物茂盛,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应该重视夏季,养心为先,平和的过度到炎热的夏天……饮食篇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些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因此,饮食注意调养脾胃,以清淡、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少吃冷饮多喝水,推荐吃以下蔬果。01绿豆——降火

    2018-05-04 bctadmin 3281

  • “清明”养生篇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养生应"顺时而为" 清明处于春夏交替之际,天气,温度的变化相当大.在这一期间,不仅要小心防病,同时也应该顺天而为注重养生保健.对

    2018-04-05 bctadmin 1057

  • 清明药膳三款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万物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适合清明时节养生的药膳有:01家常公鸡    [配料]

    2018-04-05 bctadmin 1103

  • 简简单单,一看就懂

    简单面诊,一看就懂• 面色发红————阴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面色发黄————脾胃虚弱• 面色发白————呼吸系统弱,体质弱,血虚• 面色发青————身体虚寒• 面色发黑———肾气不足1、肺开窍于鼻• 鼻子发红、毛孔粗大————肺热肺燥• 呼吸困难、胸闷————肺气虚• 鼻根————心区(有不连接的横纹:心血虚;直通深纹:心血瘀阻)• 小孩鼻根发青————肠胃问题• 成年鼻根发青————心脏

    2018-03-30 bctadmin 1284

  • 五行养生

    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2018-01-26 bctadmin 2063

  • 脾胃状态怎么样,看看唇舌就知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胃病发病率迅速激增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达30%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达10%肠胃病患者达1.0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而中医认为胃是“水谷之海”为人体输送营养,提供热量一旦脾胃有伤,便会百病丛生因此,我们更需关注自己的脾胃问题无则预防,有则调养哪些人最易得胃病上班族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由此影响食欲,易造成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此外,上班族饮食常不规律,

    2021-12-23 百草堂 24

拍方抓药
预约挂号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