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分到,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春分之日,天地间阴阳交合,春气调和,万物新生。从立春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所以,此季节人们需要注意养生。 春分养生总原则:“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春分养生,人们在保健养生要保持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及保持阴阳平衡,这
2018-03-20 bctadmin 58
惊蛰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醒的时候,从这天起意味着大地回春。春天是四季之始,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春季属肝,肝气最活跃的季节,也是养肝护肝最好的时机——四味春蔬养春肝惊蛰了,体内阳气已经开始升发、茁壮,可以吃些养肝的食物助阳,但肝气容易亢奋,所以春季宜“温食”不宜“温补”。养生专家特别推介春蔬四味养肝法——荠菜能帮助养肝气,苋菜补肝血,茼蒿清肝火,春笋
2018-03-02 bctadmin 35
3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也是第三个节气。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春暖大地,春天之风全面铺开。但是,专家提醒朋友们注意,在惊蛰时节,天气还是冷暖无常的,忽冷忽热的情况很常见,需要警惕感冒等季节性流行疾病的发生。近期,感冒病毒又开始肆虐,不少朋友都“中招”了。因此,日常预防十分重要。节气养生:惊蛰时节冷暖无常应防感冒。感冒面前,宝宝是最为脆弱的,那么,宝宝要怎么预防感冒呢?注意以下几点:01增加宝
2018-03-02 bctadmin 53
湿气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①肩颈部的“大椎穴”,★从“大椎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②前胸的"膻中穴",★从"膻中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从“神阙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
2018-03-01 bctadmin 59
因为: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闷面色无华。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胃经不通: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易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脾经不通: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
2018-02-28 bctadmin 87
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仍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较量,所以近段时间还是要注意保暖。雨水节气养生切记三要素: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防“倒春寒” 春捂要恰到好处雨水节气是春节里面的第二个节气,这个节气却很容易出现“倒春寒”,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
2018-02-20 bctadmin 53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雨量变化的节令,表示从这以后,我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 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时节,天气也渐渐回暖,气温将有所升高。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
2018-02-20 bctadmin 89
导语:每当一个节气到来之际,艾灸便是养生的方法之一,懂得艾灸养生的人,会知道什么节气该艾灸什么穴位,不同的穴位预防或治疗不同的疾病,艾灸还能养护我们的肝脏,适时艾灸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立春养生灸,立春节气艾灸防疾养肝护肝好处多,试试吧!立春节气艾灸防疾养肝护肝每到节气日都是大忙的日子,所以立春就成为今年第一个养生的重要节日了。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等也是这个时候的高发期,此时艾灸对
2018-02-04 bctadmin 55